现在,许多消费者除前往数码产品专柜选购数码产品外,通过网上商城购机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消费趋势。虽说几乎所有的电商网站都打着“正品保障”的旗号承诺所售商品的质量,但消费者却仍可能面对遭遇“翻新机”的尴尬。
上海的蒋女士1月底通过某名牌电商网站购买了一台16G的苹果iTouch。在收到商品后不久,蒋女士因不熟悉操作而拨打了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但让蒋女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她把产品序列号报给客服后,竟被告知自己这部iTouch的保修期在今年6月30日就将截止,而这也意味着蒋女士购买的iTouch在去年就曾被激活过。在蒋女士几番义正辞严的交涉后,电商网站虽然最终同意了她的退货要求,但这样的遭遇却让蒋女士直呼“既伤时又伤力”。
无独有偶,北京的李先生也有着和蒋女士相似的遭遇。去年9月,李先生在收到自己网购的iPhone4时就发现机器背后有轻微的划痕及磕碰。为此深感不安的李先生特意通过苹果公司官网进行了查询,结果同样令人大跌眼镜,不仅90 天的免费电话技术支持服务已到期,机器的激活时间也与实际购买日期不符。面对这台保修期只剩下不到7个月的“疑似翻新机”,正在协商退货赔偿的李先生非常生气地说:“还好这次留了个心眼,不然就真成了花正价买二手货了!”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之所以敢在各大著名电商网站购买如智能手机、手提电脑等价值不菲的数码产品,多是出于对商家“正品保障”的信赖。但事实上,消费者在享受网上购物带来的方便与实惠时,仍可能面对遭遇“翻新机”的尴尬。
一般而言,数码翻新机可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所谓官方翻新机是指厂商检测后确认无质量问题的包退期内退回的数码产品,通常厂商会明确标示该产品为翻新机,售价也会比全新机略低一些。而非官方的翻新机的质量则完全难以界定。由于绝大部分电商平台的进货渠道并不完全公开透明,因此消费者也很难像在官方旗舰店购买一样能百分百确定所购产品的来源。但客观来说,正规的大型电商企业一般都会从正规的品牌渠道进货,所售的数码商品也基本拥有较好的保障。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所有的电商企业都会面临一定量的数码产品退货,因此在管理不严的情况下,这部分被退的产品以及官方翻新机也可能有意无意地被作为“全新”商品二次出售。
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都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在遭遇“翻新机”时不一定都能迅速看出端倪,因此我们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数码产品时除了尽量选择拥有良好售后保障的大型电商外,自己也要掌握一些分辨翻新机的技巧与方法。比如在签收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所购数码产品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缝隙或外壳漆面有小颗粒的现象。此外,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产品的序列号和激活时间等也是十分有效的判断手法。
网购需谨慎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除了通过“京东”、“易迅”、“当当”等大型“B2C”电商平台进行消费外,“淘宝”、“拍拍”等C2C电商平台也同样是网购的重要渠道。相对于标准化的企业型电商而言,这些中小网店主们的服务标准与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也存在着不少值得读者了解和注意的问题。
霸王条款不退不换
由于在网络购物时消费者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解商品,而C2C网络购物也尚缺乏强制的销售规范,部分网络商铺存在单方面规定需支付一定比例费用才可退换货品、甚至“货品一旦售出,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应注意了解商户提供的售后服务标准及退换规则,初次购买或购买金额较高的商品时最好选择拥有“7天无理由退换”、“真品保证”、“消费保障“等认证标志的商铺或有效好评率高的商铺购买。
“饥饿营销”刺激消费
许多拥有一定消费群的网络商家在发布新品时往往不会一次性将实际库存数量设定为销售数量,而是以“限量”、“无补货”等名义采用少量分批的方式进行多次上下架,刺激犹豫不决的顾客下单。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切莫在尚未考虑清楚的状况下因所谓的“数量有限”而冲动消费。
商品所在地与发货地不同
部分国内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州深圳的网络商铺及代购商铺出于提升自身“形象”、提高商品售价甚至以次充好的目的,常常会将商品所在地设置为中国港、澳甚至海外其他地区。消费者在购买非国产品牌商品或委托代购时最好能问清具体的货品来源及代购方式,在签收快递时也应确认商家的具体发货城市是否与其描述及承诺相一致。
显示发货实未发货
在消费者不主动确认的情况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默认付款时间多为商品发货后的10天左右。部分卖家出于尽快获得货款或稳住消费者的目的,常常会在消费者付款后的第一时间即将未发货的订单状态修改为“已发货”状态。因此消费者在网购急需商品时最好不要仅凭系统信息作出判断,必要时应及时与商家取得联系并确认实际的发货情况,以免发生因延迟发货而造成的不便。
“0元回馈”套取资料
如今我们常常能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见到一些打着“0元真情回馈”、“亏本赠送只为信誉”等旗号的“天使卖家”。但天上不会白白掉下馅饼,消费者在面对这些白送的小商品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因为一旦因贪小拍下这些赠品,就等于毫无保留地泄露了包括自己姓名、地址、邮箱以及手机号在内的整套个人资料,很容易因此成为垃圾短信、垃圾广告甚至各式推销诈骗电话的目标。
营口装修第一网小编综合整理报道,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jinzhou.zhuangyi.com/